新疆农垦科学院代表团访问乌兹别克斯坦开展兵团科技合作项目与学术交流

发布者:系统站点发布时间:2024-12-05浏览次数:177

202411月26日-12月1日,新疆农垦科学院科研管理处副处长、机械装备研究所残膜和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装备创新团队首席曹肆林研究员、王敏研究员、何磊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何文清副主任、王艳高级农艺师组成代表团访问乌兹别克斯坦,旨在开展兵团科技合作项目“棉花高效植保机械化技术及装备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应用示范”工作,同时拟进一步深化“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中乌农业科技合作,拓宽双方在粮棉蔬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装备和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广度和深度。

访问期间,代表团与乌兹别克斯坦国家棉花研究所、水稻研究所、农业机械研究所、乌兹天诚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塔什干阿库尔干农场等机构进行了座谈交流,并在棉花、林果生产全程机械化、智能化方面达成进一步合作意向,计划签订谅解备忘录,深入开展学术交流与项目合作。

一、考察的基本情况

11月27日,代表团在乌兹别克斯坦国家棉花研究所副所长阿波罗教授和娜斯佳博士的陪同下,参加了2024年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际农业及农机展览会,考察该国农业机械化技术及装备发展现状,重点对棉花植保机械技术装备发展情况进行深入了解。

11月28日上午,代表团与项目合作单位乌兹别克斯坦国家棉花研究所座谈交流,讨论项目实施方案,制定项目执行工作计划。下午,代表团赴棉花试验田调研了乌兹别克斯坦棉花种植模式、品种、生产管理过程中机械使用情况,确定了植保机械的试验方案,安排了明年的试验任务。

11月29日上午,代表团访问了乌兹别克斯坦水稻研究所,与所领导及专家就水稻播种、收获、烘干机械化装备、盐碱地改良装备等方面进行了座谈交流。下午,赴塔什干阿库尔干农场调研棉花、小麦生产过程中机具使用情况,并确定棉花植保机械试验示范区。代表团访问了乌兹天诚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了解了企业的建设和运营情况,双方就乌兹别克斯坦植保机械的使用情况进行了交流,探讨并商定了棉花植保机械的优化改进方案。

11月30日,代表团访问了乌兹别克斯坦农业机械研究所,参观了科研样机展示基地、试验室与中试平台,并与所领导及专家座谈交流,曹肆林研究员向对方介绍了中国新疆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及装备发展现状,重点阐述了新疆农垦科学院机械装备研究所近些年在棉花生产机械中开展的工作,得到了对方的高度评价。目前乌兹别克斯坦90%以上的农机装备主要依靠美国、土耳其、伊朗等国进口,在了解了中国农业核心技术与农机装备后,下一步计划引进中国装备,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双方在项目申报、机具研发、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达成共识,并在棉秆机械化回收、残膜高效回收及资源化利用、林果采收机械化及智能化方面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计划签订谅解备忘录,开展深入合作。

二、乌兹别克斯坦农业生产概况

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腹地的传统农业国家,农业占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左右。耕地面积427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10%,农业人口1420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60%,人均耕地面积约0.17公顷。主要种植棉花、小麦、稻米、马铃薯、果蔬等,粮食完全自给自足,同时还向周边国家大量出口农产品,其中棉花和果蔬是其产量和出口量最大的农产品,是主要的外汇来源之一。其棉花质量上乘,以中绒陆地棉和海岛长绒棉为主,棉花产值占农业的40%。2024年棉花种植面积150万公顷,其中10%引进中国品种并采用中国新疆种植模式,其产量每公顷增加了1200公斤,2025年该国计划种植中国棉花品种30万公顷,并继续推广中国新疆棉花种植技术和经验。

三、主要收获

通过与乌兹别克斯坦科研院所、企业、农场的调研与交流,代表团对当地农业生产概况、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对农业技术及装备的需求情况有了初步了解,我国农业机械具有较强的优势与市场前景;宣传了我国“一带一路”政策;顺利完成了兵团科技合作项目对接及年度工作目标;在项目申报、机具研发、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达成共识;在棉秆机械化回收、残膜高效回收及资源化利用、林果采收机械化及智能化方面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拓宽了我院与乌兹别克斯坦的合作领域,扩大了我院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影响力。

至此,圆满完成了出访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