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召开2024年度兵团科学技术奖项目专家论证会议

发布者:系统站点发布时间:2024-12-19浏览次数:92

20241213日,2024年度兵团科学技术奖项目专家论证会议顺利召开,会议由余渝副院长主持。会议邀请了尹飞虎院士,以及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自治区农机化所和我院熟悉兵团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7位专家,为我院拟提名的14项报奖项目提出宝贵意见建议。科研管理处张斌副处长、成果与平台管理科工作人员、各拟提名项目主要成员全程参会。

会上,14位项目负责人从项目背景、总体思路、主要创新、科研成果及评价,以及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以ppt形式进行了详细汇报。专家组对每个项目进行了点评,从拟提名项目的等级、名称、创新点的凝练、第三方评价的引用、项目的学术贡献和应前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并给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会后,科研管理处就专家们提出的问题,结合函评专家意见,对我院2024年科学技术奖提名书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现总结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1.对不同类别兵团科学技术奖侧重点把握不准

我院拟提名的项目主要集中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突出贡献奖4个类别。在论证过程中发现,部分自然科学奖的提名书缺少高水平的论文和专著支持,未能围绕重要科学发现进行撰写;部分技术发明奖提名书缺少发明研究内容,以及对发明转化情况的表述;部分科技进步奖未能聚焦新疆问题开展研究,在促进兵团农业发展和推动兵团科技创新方面表现不够突出。

2.对成果创新性凝练不足

创新点、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是评判成果价值的核心要素,其创新程度直接关联着奖项的级别。本次的拟提名项目普遍存在创新点凝练不到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凝练出的创新点过于普通,类似项目技术总结,看不到特色和亮点。(2)创新点过多,重点不突出。(3)创新点之间缺乏逻辑关系,没有紧密围绕项目总体思路凝练。(4)创新点缺乏足够的研究成果支撑。

3.项目“客观评价”不充分

项目所涉及的第三方评价资料,诸如验收报告、鉴定报告、查新报告、检测报告以及专家意见等,均为不可或缺的参考凭证。这些资料不仅真实展现了项目的实际成效,而且能够显著提升项目的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议项目负责人注意报告的“时效性”及在本行业的“权威性”,以提升提名资料的整体质量。

    二、意见及建议

1.明确类别,注重侧重

自然科学奖提名书主要是围绕代表性论文和专著,对重要科学发现进行归纳、凝练;技术发明奖以核心知识产权为依据,客观、真实、准确地阐述主要技术发明在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或重大技术创新难题方面的成效;科技进步奖是以核心知识产权、代表性论文和专著为依据,客观、真实、准确地阐述主要科技创新的创新性、成果转化程度、所取得的经济效益,以及对科技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各项目根据奖项类别,有针对性地加强成果整体框架的设计与构思,完善报奖材料的组织与撰写。

2.凝练创新,强化支撑

需对成果的“主要科技创新”与“重要科学发现”进行精炼总结,并加强对创新性成果的支撑。在描述重大科技发现与创新时,应充分结合行业与产业需求,准确把握兵团产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与国内外同行的科研成果进行对比,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持。同时,需从研究的整体思路、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出发,聚焦具有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的点,形成创新点、创新内容、论文专著、客观性评价及效益证明等材料的对应关系,以准确印证创新成果。在准备支撑材料时,应选用第三方评价,避免自我评价,并围绕成果创新点,合理引用查新报告、行业专家评价、验收意见等具有说服力的材料,使项目材料有理有据,标注清晰。

3.材料规范,相互印证

需严格按照《2024年兵团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手册》中的填报说明要求,规范提名材料的书写。材料组织撰写需完整,不可出现明显的短板,所有对成果的评价性描述需保持一致。报奖材料的各部分之间需体现关联性,能够相互印证,前后呼应,将报奖材料整合为一个系统、一个整体。

一项科技成果需要多年研究积累,申报科学技术奖是成果总结升华的过程,请我院拟提名项目负责人及团队积极根据专家反馈意见,针对性弥补不足,不断完善申报材料,从内容形式到逻辑表达皆需细细琢磨,力求充分展现项目优势,争取获得兵团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