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自治区科技厅及兵团科技局《南疆兵团连队与邻近村结对共建“科技兴村” 共兴工程实施方案》(新科农〔2022〕148号)等文件要求,结合兵团“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工作部署,2025年6月5日至17日,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高产高效栽培科技特派员团队赴南疆开展三区“连村共建 科技兴村”科技服务。由陈兵研究员、李有忠副研究员、刘太杰助理研究员、西部计划志愿者、实习生等组成的6人小组,深入45团、50团及结对村,开展麦后复播棉花播种和高产示范田蕾期调查指导工作。
6月5日-10日,刘太杰助理研究员一行3人率先来到第三师45团24连181号地、3连3号及结对村红光村13队、5村3号地查看高产示范地棉花蕾期生长情况,并对棉花进行长势调查,针对部分棉花示范田蕾期出现蚜虫、红蜘蛛、棉盲蝽等防治方法提出了建议。之后来到24连155号地、3连7-5号地查看小麦长势情况,并对这些地块进行土壤取样和测产。
6月11日-14日,服务团一行分为2组分别在45团24连、3连、15连和17连进行麦后复播棉花播种技术指导。24连155号麦后复播棉花品种为“新垦M2188”“新垦棉1号”,3连7-5号地麦后复播棉花品种为“丰德棉”,15连23号地麦后复播棉花品种为“新陆早63号”和“晶华1号”,17连10号地麦后复播棉花品种为“余棉65-26”“新垦棉2号”“惠远720”和“新垦M2188”,红光村13队麦后复播棉花,所有品种均由服务团队免赠送。服务团队亲临田间紧盯播种环节,及时纠正不下种、断条下种等问题,确保播种质量,等播种完后,在24连155号地安装电动阀、智能测定仪,田间视频监控和气象监测等设备进行智能管理示范,紧盯出苗水滴水情况,为麦后复播棉花出苗打下基础。
6月14日下午,新疆农垦科学院连村共建科技服务团队王晶晶研究员和李有忠副研究员一行到结对村4乡4村,围绕当前红枣花期管理技术进行指导:1.枣树花期喷施坐果药的时间;2.环剥时间及环剥后甲口保护措施;3.花期水肥管理,不宜大水大肥;4.花期病虫害防治(红蜘蛛,蓟马),共培训农户50余人。
6月15日,服务组一行到50团2连209号地查看了麦后复播田快,督促种植户对收获后的麦地,尽快抽取滴灌带、麦草打包、犁地平地等工作,在服务组的指导下,6月16日早上,顺利进行了播种。
6月17日,乘车(机)返回,此次科技服务结束。
本次服务累计指导高产示范田300余亩,麦后复播棉花面积450余亩,涉及100熟棉品种,其中我院品种4个,赠送麦后复播棉种800余公斤,培训农户50余人,通过现场开展麦后复播棉花播种高产示范田蕾期指导,为兵团“三区”2025年示范田高产和麦后复播棉花工作奠定了较好的基础。